首頁 > 好文分享 > 創新創業

立院凌晨又強勢三讀:農田水利會「升格」公務機關

作者:   2018/1/17

立法院臨時會今(17)日凌晨三讀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案,農田水利會正式改制為公務機關,水利會會長選舉將停止辦理,改由政府指派。
 
(中央社)立法院臨時會昨(16)日下午處理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草案,立院週邊聚集多個水利會主要幹部及農民,抗議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及國民黨立法委員也到場聲援。至於在院內,朝野黨團則是先就修正草案進行朝野協商,但未能達成共識,最終全案進入表決戰。
 
儘管表決過程中,朝野立法委員輪番進行發言表達立場,挑燈夜戰直到17日凌晨0時,當全案要進入三讀時,國民黨立委更是高舉抗議標語,高喊「假改革、真綁樁」等口號,並退席表達立場,不過歷經7小時挑燈夜戰,修正草案仍三讀通過,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未來將停辦會長及會務委員選舉,會長任期屆滿由政府指派,會長直選將走入歷史。
 
水利會改了什麼?
水利會長從直接選舉、改由農委會指派
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三讀後,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未來農田水利會長及各級專任職員,準用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應守行政中立,依據法令執行職務,忠實推行政府政策,也不得兼任其他公職。違反者,應按照情節輕重,依有關法規規定處理。
 
三讀條文明定,自修正條文施行之日起,停止辦理會務委員及會長的選舉,農委會將全台15個農田水利會會會長與會務委員任期延長與台北市七星、公農田水利會會長一致,將從2018年5月31日,延長至2020年9月30日,一同在2020年10月1日改制升格。
 
 
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會後受訪表示,「改制絕對不等於官派」,以後沒有水利會長選舉,未來2年4個月將完成農村及農田水利署組織法、農田水利會改制條例、農田水利法等三部法律的相關配套。
 
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併入「農業部」下
《風傳媒》報導,根據農委會規劃,農田水利會改革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先將現任會長及會務委員連任,讓全國17個農田水利會長任期一致,「同時下車」;第二階段則是配合政府組織改造,農委會將升格成「農業部」,現在的農田水利處也將改制成「農村及農田水利署」,並規劃在全台設置6個分署,而各農田水利會將納入該署。
 
至於目前水利會的龐大資產,水利會原作為農田水利設施用土地仍持續使用,水利會的現金將成立特種基金,「專款專用」於農田水利事業。而非水利事業用資產,規劃成立公益性財團法人,其收益仍將持續專用於農田水利事業。
 
《自由時報》報導,目前全國共有17個農田水利會,現金資產高達750億元,會員超過150萬餘人。
 
 
報導指出,在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案」後,農委會將進一步訂定「農田水利會改制條例草案」,處理改制事宜,未來水利會將納入農委會升格農業部下的「農村及農田水利署」,人事將改採雙軌制,而由分署長兼任代表人,水利會現有700多億現金及土地資產,要另設特種基金、法人,或續由水利會管理,將再與各水利會協商確定,新案最快8月底前送立院審議。
 
等了25年水利會轉型成功?前台南縣長:違憲且愚蠢
總統蔡英文17日凌晨也於臉書上發文,感謝立法委員的支持,並表示等待超過25年,農田水利會終於成功轉型為公務機關,承諾改制後,將成立基金,每一分每一毫都用在農田水利事業上。
 
蔡英文表示,1993年執政的國民黨政府曾經一度成功主導農田水利會轉型公務機關的修法改革,很可惜因為不能堅持改革的立場,最後功敗垂成。蔡英文指出,提升農田水利會的位階,就是提升水資源管理的效率,也讓專業水利人員的工作權益有保障,擴大對農民的服務,「政府也會持續投入資源,全力因應氣候變遷時代中,水資源管理的挑戰。」
 
 
不過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也在臉書上痛批,政府決定廢水利會改為機關,「不僅是『違憲』的決定,也是開歷史倒車的決定,更是一個『愚蠢』的決策」。
 
蘇煥智表示,民進黨政府決定廢水利會改為機關,並將在農委會下成立「農村及農田水利署」,下設6個農田水利分署,國家將增加非常多的公務人員,而且原來服務體系將迅速官僚化,服務效能降低。嚴重的情形,恐將破壞2、300年來好不容易建立,運作順暢的整體農田水利供水系統。
 
改制後開啟農、工業搶水?林聰賢:第一順位一定是農業用水
而昨日下午,來自全台17個水利會農民也聚集在立法院群賢樓前抗議,反對農田水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會長改為官派,吳敦義及國民黨立委也合體到場聲援。
 
《上下游》報導,全國農會理事長蕭景田質疑,現在水利會會長都是幾百萬農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改為官派之後,會長高高坐辦公桌,「如果農民有問題,像是颱風、水災問題,改為公務機關後,有辦法像現在一樣處理速度這麼快嗎?」
 
 
而也有農民擔心,改制後的農業用水問題,會不會使得工業用水凌駕在農業用水之上?使農民用水權利大受影響,進而造成農作物越來越稀少。
 
為此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昨日會前受訪,被問及是否可保證改制後不會缺水,《風傳媒》報導,林聰賢表示,當然希望可以風調雨順,對於坊間盛傳改制後,政府會將農業用水移撥到工業使用,他表示法令有規定,「第一順位一定是農業用水」。
 
林聰賢並表示,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是「為因應極端氣候」,希望把水資源「一元化管理」,是無私的角度。林聰賢並指出,很多地方農地的水源受到污染,但農田水利會在管理水資源的過程中沒有公權力,希望透過改制能夠把國家的資源導入,讓所有的農田都受到所有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