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好文分享 > 永續經濟

多年來,志文陪伴中小企業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從行銷優化到流程自動化,體會就是:如果沒有 永續的思維,數位工具再先進,也只是曇花一現。這場論壇正好印證了我的觀點:ESG 已不再只是企業的「形象工程」,而是牽動市場競爭力與長期韌性的關鍵核心。
ESG 已成為企業「必修課」
以 全球碳排放數據 與 1.5℃ 臨界挑戰 為引言,提醒我們:永續發展不是選項,而是企業必須回答的必修題。
數據顯示,若無法在關鍵十年內控制碳排放,企業不僅要承受 供應鏈斷裂與氣候風險,還會面臨 監管與市場的雙重壓力。這讓我想到許多輔導過的中小企業,他們往往認為「永續」是大企業的議題,但事實上,沒有一家企業能置身事外。在這股趨勢下,ESG 的價值,等同於數位轉型的價值:它是企業能否長期競爭與生存的基礎。
多元角度的啟發
1. 合規與創新的平衡
以「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 ESG 解決方案」開場。企業推動永續不能只停留在 符合法規,更要思考如何透過 創新 來提升價值。
聯想到,許多中小企業在做數位行銷時,常以「合規」為優先(例如廣告法規、隱私條款),卻忘了借助 AI 工具與自動化流程 創造新機會。ESG 其實也是如此:合規是基礎,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
2. 永續製造力的全球實踐
永續力已是國際供應鏈合作的入場券。
這和「數位轉型」高度呼應。就像數位系統需要 API 串接,供應鏈的 ESG 資訊也需要標準化、透明化,才能形成信任。這提醒企業主,若要進入國際市場,除了行銷策略,更要準備好 ESG 數據揭露與管理系統,否則可能連門票都拿不到。
3. 人才是綠色轉型的關鍵
企業要成功落實 ESG,不僅靠技術,更需要 具備永續思維與跨領域能力的人才。
這正好呼應了我在培訓課程中常提到的:數位工具人人能學,但策略思維與人才培育,才是企業長期競爭的核心。 企業若缺乏理解 ESG 與數位的複合型人才,轉型將會舉步維艱。
4. 破解中小企業的碳焦慮
許多中小企業的共同痛點──資源有限、技術不足。
建議是:與其追求「一步到位」,不如 設定階段性目標,逐步前進。這和我在顧問工作中推廣的「敏捷轉型」一樣,重點不是一次做到完美,而是 持續改進、逐步累積,讓轉型之路更可持續。
5. 數據與指標驅動治理
提醒企業,永續治理需要 數據驅動,並透過 國際標準對齊全球市場。
這對我是一個重要提醒:就像數位行銷需要追蹤 KPI(轉換率、流量、ROI),ESG 也必須建立清晰的衡量指標,否則無法真正驅動決策。
ESG 的交集
作為數位行銷與轉型顧問,我在這場論壇得到的最大收穫是:ESG 與數位轉型不是兩條平行線,而是可以相輔相成的雙引擎。
數據力:AI 與數位工具能協助企業更快完成 ESG 數據蒐集與揭露。
效率力:流程自動化可以降低能耗,創造更環保的營運模式。
品牌力:結合 ESG 敘事與數位行銷,能提升品牌的社會價值與消費者信任度。
合作力:跨界平台(如 ESG 聯盟)提供資源共享,數位工具則加速跨界合作的落地。
未來行動:四大策略
建立 ESG 數據平台:導入數位化工具,協助企業將永續指標系統化。
推動員工教育:設計簡單易懂的 ESG + AI 培訓,讓員工能在日常工作中實踐。
鏈結供應鏈生態系:幫助企業與上下游建立透明的 ESG 互動模式。
放大品牌影響力:透過數位行銷,將企業的 ESG 成果轉化為品牌故事,擴大市場價值。
永續未來
志文深刻感受到,永續轉型是一場長跑,它需要數據、人才、策略,更需要企業彼此的攜手合作。作為顧問,我的使命是幫助企業不僅完成數位轉型,更能在 ESG 的大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志文觀點
AI數位轉型 × ESG 永續,是企業競爭力的雙核心。現在開始行動,才能在未來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